《内经》曰∶寒者热之,热者寒之,微者逆之,甚者从之;逆者正治,从者反治,从少从多,观其事也。予每于此症,认作阳衰,阴居阳位,以四逆汤治之而愈。
盖前人作法后人因焉,创始者难为力,后起者易为功,取古人已验之成规而斟酌用之,为效不既易乎。 方者,一定不可易之名。
伤寒汗出不彻,能逼动经血,误发其汗,亦动经血,二者不同。茶清调下,或吞服。
使脉不浮紧而数,其可用乎。少阴犯真寒者,足少阴肾脏中寒,与传来阳证不同也。
羌活驱散风邪,得当归不至燥血;姜黄能攻痹血,得赤芍足以和肝;复用甘草调之,取其味平也。本方合平胃散,名柴平汤∶治湿疟身痛身重。
人之脏腑,以脾胃为主,然脾胃能化物与否,实出于水火二气,非脾胃之能也。曰∶一文药,安得其值如此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