汗出而喘,无大热者,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。其第一证以少阴本无热,今发热,故曰反也。
潮热,阳明里症,法当清下。日间发热为气热,夜间发热为血热。
三黄巨胜汤见发狂。然立大下之法,又恐后人下早,故先戒曰∶过经表散,乃可下之。
此二语寒湿疫邪在表者,宜用辛温散湿。<目录>伤寒琐言卷之一\伤寒用浮中沉三脉法中,按至皮肤之下,肌肉之间,略重按之乃得,谓之半表半里证也。
湿疫,实时行伤湿病也。上章以自利不渴,定其太阴寒症下利;此章以脉浮,手足自温,定其太阴湿热下利。
第三言虽有伤寒发热之表症,谵语见鬼之里症,然不用汗吐下等法,以犯胃气,惟用刺期门,以泄里热,服小柴胡汤和解表里。 但满而不痛者,此为痞,柴胡汤不中与之,宜半夏泻心汤。